作者:歐樂芬口腔保健

你是否也是等到牙齒痛了、刷牙流血了,才想到該看牙醫?其實,口腔問題不只影響牙齦與牙齒,還和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病有關。

研究指出,牙周病會增加全身性發炎,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(Zaman MS et al., 2021);而口腔健康不佳也與糖尿病有雙向關聯,彼此會互相影響(Han SJ et al., 2021)。

因此,牙醫普遍建議:不要等到疼痛才求診,日常就應養成正確清潔、定期檢查與適度使用口腔保健產品的習慣,才能真正預防問題發生

本文將帶你了解口腔保健的重要性、實用方法與產品選擇重點,現在就開始用對方法,為你的口腔與整體健康打下穩固基礎吧!

為什麼口腔保健衛教這麼重要?

你是否曾經因為口臭而不敢開口?或者刷牙時總是牙齦流血卻以為只是「火氣大」?

其實,這些問題背後都可能藏著被忽略的口腔健康警訊。

口腔是全身健康的第一道防線,從進食、咀嚼、說話,到吞嚥消化,每一個動作都離不開良好的口腔機能。

然而多數人僅把刷牙當作例行公事,卻忽略了深層清潔、牙周保養與正確習慣的重要性,導致問題反覆發生、甚至惡化。

根據研究顯示,口腔疾病與全身健康有密切關聯,多項研究皆已證實:

  • 牙周病與心血管疾病、中風及糖尿病控制不良相關
    ─ 2021 年刊登於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evelopment and Disease的回顧研究指出,牙周病會引發全身性低度慢性發炎,與心血管疾病、中風及代謝疾病風險上升有關(Zaman MS et al., 2021)。
  • 口腔菌叢失衡會影響免疫與消化系統
    ─ 2020 年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研究指出,口腔細菌能與免疫系統交互作用,菌叢失衡可能造成全身免疫反應異常。
    ─ Journal of Oral Microbiology研究亦發現,口腔細菌可透過吞嚥進入腸道,進而影響消化系統與腸道菌相。
  • 長期口臭與牙齒鬆動會降低生活品質與自信心
    ─ 2018 年發表於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ntal Hygiene的研究顯示,慢性口臭與牙周問題與心理壓力、自信下降及社交生活受影響高度相關。

透過正確的口腔保健觀念與日常保養,不僅能預防蛀牙、牙周病,也能幫助我們維持全身的整體健康

常見的口腔保健方法有哪些?

做好日常口腔清潔,其實不難,重點在於「確實做到」與「方法正確」。

以下是牙醫師一致推薦的幾項基礎口腔保健方法

1.正確刷牙(每日至少早晚各一次)

刷牙不是越久越好,而是要「刷對位置、刷得乾淨」。

牙醫建議使用軟毛小頭牙刷,搭配含氟牙膏(1000ppm~1,500ppm),採用「貝氏刷牙法」:

刷毛與牙齦呈45度角,以小範圍輕柔畫圓方式清潔牙齒與牙齦交界處,每次刷牙至少2~3分鐘

2.使用牙線清潔齒縫(每日1次)

牙刷再怎麼仔細,仍無法清除齒縫間的食物殘渣與牙菌斑,長期容易導致蛀牙或牙周病。

建議每天使用牙線,特別是睡前,用「C型牙線法」輕輕貼著牙齒側面滑動,清潔效果佳又不傷牙齦。

3.使用漱口水(輔助清潔與口氣維持)

無法刷牙或外出時,無酒精成分的抗菌漱口水是很好的替代選擇。不僅能減少牙菌斑、平衡口腔菌叢,也能有效改善口氣。

牙醫提醒:漱口水屬輔助清潔,不能取代刷牙與牙線喔!

4.每半年定期檢查與洗牙

即使口腔看起來沒有異狀,也可能有肉眼看不到的牙結石或潛在問題。牙醫建議每6個月回診檢查一次,並搭配洗牙,清除平時刷牙無法去除的牙結石與菌斑,降低牙周病風險。

什麼是口腔保健品?真的有幫助嗎?

除了每天認真刷牙、用牙線外,市面上也有不少被稱為「口腔保健品」的產品,協助我們進一步保護口腔健康。

那麼,這類口腔保健產品真的有效嗎?該怎麼選

「口腔保健品」泛指用於輔助維護口腔機能與衛生的非處方產品,不同於牙科藥品,它們通常強調天然成分、日常可使用,目的是提升日常清潔效果、舒緩不適或改善口腔環境

以下是幾種常見類型與適用情境:

蜂膠噴劑

天然溫和成分,適合口腔破皮、喉嚨乾癢或需要加強防護時使用。噴霧型設計方便隨身攜帶,外出時也能快速應對不適感。

漱口水

可降低牙菌斑、改善口氣,建議搭配刷牙使用。選擇不含酒精成分者較不刺激,適合口腔敏感或術後使用。

口腔益生菌

透過補充有益菌,幫助平衡口腔菌叢環境、減少壞菌滋生,對於口臭、蛀牙或牙周問題常有不錯的輔助效果。

溫和護齒牙膏/牙齦護理產品

含天然草本或活性成分,有助於減少刺激、舒緩不適。

口腔保健品不是萬靈丹,但搭配正確的清潔習慣與定期檢查,能在日常生活中發揮穩定的輔助效果

尤其對於經常熬夜、壓力大、戴牙套或術後照護者,更是重要的保健好幫手。

口腔保健產品怎麼選?5大挑選關鍵要記牢

市面上的口腔保健產品琳瑯滿目,到底該怎麼挑才安心又有效?

1.成分是否溫和、安全、無刺激

安全性是首要考量,尤其是長期使用的產品,建議優先選擇蜂膠、木醣醇等天然溫和成分,避開過多的人工香料、色素或刺激性化學物,才能幫助口腔維持健康、減少不適風險。

2.是否含酒精,使用感受差很大

部分漱口水或噴劑會添加酒精作為抗菌成分,但容易造成口腔乾燥或灼熱感,尤其對牙齦敏感、術後照護者不友善。
建議選擇「不含酒精」的產品,溫和又不刺激

3.有效成分含量要標示清楚

如蜂膠產品應標示類黃酮或Artepillin-C含量;牙膏則要有氟化物ppm數值。這些都是影響產品實際功效的重要依據,透明標示才能讓你買得安心、用得放心。

4.是否標明適用對象

有些產品雖然成分天然,但不一定適合兒童或孕婦使用。選購時請特別留意包裝說明,若家中有特殊族群使用需求,更建議事先詢問牙醫或藥師專業建議

5.來源與製造地清楚、有信譽

選擇具信譽的品牌或合格製造廠商,比價格更重要。

優質產品通常會清楚標示原料來源(如巴西綠蜂膠)、製造地(如台灣製造),並通過檢驗或認證,才能真正確保品質與效益。

兒童與孕婦口腔保健怎麼做?

特殊族群如兒童與孕婦,因為生理變化與照護需求不同,對口腔保健有更高的敏感性與要求。

以下分別說明各自的重點與建議,幫助家長與準媽媽更安心面對日常護理。

兒童口腔保健重點

根據衛福部統計,台灣約7成學齡前兒童有蛀牙問題,主因多為乳牙琺瑯質薄、清潔不確實,以及偏愛含糖飲食。兒童口腔保健的關鍵在於「建立正確習慣+家長輔助監督」。

保健建議

  • 早晚刷牙+三餐後漱口,建議由家長陪同至小學中年級。
  • 每半年定期塗氟與牙科檢查,提早發現問題。
  • 減少糖果、果汁攝取,養成飲食清潔雙管齊下的習慣。

產品選擇

  • 優先挑選兒童專用牙膏,含氟量約1,000ppm,避免辛辣與刺激性成分。
  • 蜂膠噴霧、口腔益生菌也適合作為預防性輔助產品,重點是配方要「溫和、標示清楚適用年齡」。

孕婦口腔保健重點

懷孕期間因荷爾蒙變化,孕婦更容易出現牙齦腫脹、流血或牙周炎等問題,若未妥善保養,還可能增加早產風險。

根據台灣牙醫學會建議,孕婦在懷孕初期即可安排一次口腔檢查,並且每3個月進行一次洗牙,之後依醫囑持續追蹤與保養(資料來源:台灣牙醫學會《孕婦口腔保健指引》)

保健建議

  • 飲食後漱口、定時刷牙,避免孕吐後殘留胃酸傷害牙齒。
  • 懷孕中期(4~6個月)是口腔清潔與治療的最佳時機
  • 注意牙齦紅腫、出血,這些都是牙周病初期徵兆。

產品選擇

  • 建議選用不含酒精與刺激性成分的漱口水/噴霧,
  • 使用牙膏時,可選擇成分溫和的配方,有效減緩孕吐不適。

口腔保健的重要性:交由歐樂芬來守護

良好的口腔保健,不只是每天刷牙這麼簡單,而是牽動全身健康的長期習慣。從正確刷牙、搭配漱口水與牙線,到選用合適的口腔保健產品,都是守護牙齒與牙齦不可或缺的日常。

歐樂芬口腔護理專家長期專注於天然植萃配方,推出多款蜂膠牙膏蜂膠噴劑等口腔保健產品,兼具溫和性與實用效果,特別適合術後照護、牙齦敏感與日常預防需求。不含酒精、香精與刺激性成分,讓你使用更安心,也能讓保養成為生活的一部分。

口腔保健沒有捷徑,唯有持之以恆、搭配正確清潔習慣與定期牙科檢查,才能真正遠離牙周病、蛀牙與口臭困擾。選對產品、天天落實,現在就讓歐樂芬與你一起守護口腔健康!

口腔保健知識Q&A

Q1:口腔保健品可以天天用嗎?

可以,市售多數口腔保健品如蜂膠噴劑、漱口水、含氟牙膏等,皆設計為日常使用,只要選擇成分安全、適合自身需求的產品,並依建議劑量與方式使用,就能有效輔助口腔清潔與保養。

Q2:口腔保健宣導內容通常包含哪些?

常見宣導內容包含:正確刷牙與使用牙線的方法、牙菌斑與牙周病預防、飲食與口腔健康關聯、定期洗牙與檢查的重要性等,目的是提升全民口腔保健意識,降低牙齒與牙齦疾病發生率。

Q3:兒童也能使用口腔保健食品嗎?

可以哦,但須選擇標示「兒童專用」或「適用年齡」的產品,如兒童蜂膠牙膏、兒童益生菌等。

避免使用含酒精、辛辣或過於刺激的成分,3~6歲建議家長陪同使用,確保劑量與使用方式正確。

Q4:兒童口腔保健需要用到牙線或漱口水嗎?

建議依年齡與牙齒生長情況而定

若牙齒間縫隙較小,可由家長協助使用牙線棒;漱口水則應選擇兒童專用、不含酒精、溫和配方,並確認孩子具備吐水能力後再開始使用。

文獻來源

了解口腔保健方法後,閱讀更多